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内容详情

塞北林场:埋头苦干十八载 风沙口筑起“绿色长城”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0日 浏览:2110 来源:塞北林场 字体: 保护视力色:

【导读】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吹响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眼绿色发展的冲锋号,它回荡在辽阔的燕赵大地,激荡在燕赵儿女的心中。

塞北林场实干苦干十八年为京津阻挡风沙、涵养水源、改善空气质量作出了贡献,在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带筑起了一道护卫京津生态安全的乔灌木结合、多层次立体式的绿色生态屏障。

塞北林场人用青春和汗水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发展理念。


“塞北林场在东西长255公里、南北宽33公里的坝头沿线,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47万亩、封山育林35万亩,其中有50多万亩林地已经郁闭或即将郁闭,每天可释放氧气7.2万吨,吸收二氧化碳9.8万吨,释放的氧气可供3250万人吸收......”

初秋时节,张家口坝头山高云低、满目绿野,俨然一片松涛林海。一株株樟子松、落叶杉迎风舞动,蔚为壮观,构筑起一道挡风沙、护水土的“绿色长城”。

时间的幕遮拉回到18年前。那时,坝头沿线干旱少雨、沟壑纵深,长期以来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一眼望去尽是光秃秃的荒山,是人尽皆知的风沙口,到1978年森林覆被率仅为7.8%。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塞北林场人战严寒、斗酷暑、战荒龙,硬是把荒凉的沙漠变成了如今的“绿色长城”。

在风沙口上建起“绿色长城”,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这一壮举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群体,怎样一种意志呢?

回首来路,数百里的坝头沿线之所以绿树成林,与张家口多年来坚持绿色发展大力保护生态的发展理念密切相连,与塞北林场人18年埋头苦干、执着付出密不可分。18年,塞北林场人筑起了一道乔灌木结合、多层次立体式的京北生态屏障,为京津阻挡了沙源、涵养了水源,为空气质量的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谋划——

用创新思路力促荒山变林海

张家口坝头土地条件差,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造林难度出乎想象。尤其是降水量少得可怜,一度是不毛之地,“荒凉”一度成为坝头地区的代名词。

1979年开始,为了保障首都北京生态安全,三北防护林工程、首都周围绿化、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的大幕在张家口市拉开。

要造林首先就得解决地从哪里来的问题。

坝头沿线宜林荒坡多数归农村集体所有,国有土地统一规划的模式在这里无法适用。在此形势下,张家口顶层设计,创新机制建立起一套适应当地造林的独特机制,实现了林场、村集体、村民多方受益的理想局面。

坚决不造“无主林、无头林”。自1999年塞北林场成立以来,塞北林场人对此项原则一直恪守至今。

为有效解决造林土地问题,张家口实行了四级股份合作造林机制——塞北林场以资金投资入股、各分场以技术入股、乡镇以协调管理入股、工程区所在村以宜林荒山入股,建立了总场、分场、乡镇、村四级股份合作林场,林木收益后按1:2:2:5比例分成。通过这一造林机制的运用,塞北林场现已完成造林面积达126.23万亩。

过去十八年间,塞北林场还不断创新思路,相继探索出总场直接承包造林、总场与村合作造林、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造林等多种合作模式,充分用活土地资源,力促荒山变林海。

精神——

用两鬓斑白换来绿林和蓝天

造林的核心工程在于种树。

坝头十年九旱、风大少雨,地块狭小、沟壑纵深、土层很薄,在此处造林没有科学规划不行,没有植绿人吃苦耐劳的执着精神更不行。

“绿了荒山白了头,誓还绿水和蓝天”。这是塞北务林人十八年来始终不变的坚定信念。放眼数百里的张家口坝头,每一株树苗、每一片绿林都无不凝聚着塞北林场人的智慧与心血。

多年来,塞北林场逐步形成了一条总场负责技术指导、制定方案、下拨资金,分场负责工程实施、落实建设资金,做到了人权、事权与财权的有效分离。

为做好造林规划,每年正月十五一过,塞北林场专业人员就深入实地,一沟一沟规划,一坡一坡设计。

待大地解冻后,一座座临时搭建的帐篷就是技术人员与造林施工队员的长期栖息地。他们一坑一坑挖、一苗一苗盯栽,一年365天,塞北务林人有200多天都是在深山荒岭度过。长期的爬山上梁,风餐露宿,许多人身体透支,积劳成疾。

正是这样一支不畏艰苦、敢于创新、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塞北林场人队伍,锤炼出“绿了荒山白了头,誓还绿水和蓝天”的塞北林场精神,为风沙口变“绿长城”提供了坚实保障。

目前,塞北林场已经打造出沽源县南厂、西坝、南滩、冰山梁、九龙泉和崇礼桦皮岭与羊草沟、赤城县马营、尚义县环县城、万全区高速通道等十个10万亩工程区,在方圆约1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了上百万亩近2亿株的绿化带。其中有50多万亩林地已经郁闭或即将郁闭,每天可释放氧气7.2万吨,吸收二氧化碳9.8万吨,释放的氧气可供3250万人吸收。在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带筑起了一道护卫京津生态安全的乔灌木结合、多层次立体式的绿色生态屏障。

奉献——

日夜坚守守护“绿色长城”

“年年造林不见林”,这是众多林业工作者对在风沙口造林最大的担忧。

如何才能保证“造一片成一片”?

塞北林场首任场长李宝金对此有着独特的方案——“栽下一片树,盖上几间房,留下几个人,达到一片绿”。这话虽仅有短短十余字,却蕴含着“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一批批护林人以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换来曾经的一棵树到如今的一片林。

护林是项持续性工程,为此塞北林场还大力加强资源管护和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管护实行市场化管理模式,将护林任务承包给第三方人员进行管护。无论三九严寒还是盛夏酷暑,不管狂风怒吼还是大雪纷飞,护林人都常年坚守山林,住帐篷、吃干粮,以满腔热血扛起肩上责任,在山坡、林海间反复穿行守护着数百里坝头这可贵的“绿色长城”。

如今,塞罕坝精神正在燕赵大地铺开,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成为了每一个燕赵儿女奋斗的关键词。塞北林场人也不例外,他们用坚守、奉献、担当筑起了一道抵挡风沙南下的“绿色长城”,这道长城将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愈加巍峨与雄壮,为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筑牢京津生态屏障、践行绿色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转自河北共产党员网2017年8月30日讯(记者 杨盛远 通讯员 吴建巍 王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