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塞北林场
西坝营林区坝头山地综合治理示范区简介
张家口塞北林场西坝营林区位于河北沽源县、张北县、崇礼县交界处,总绿化面积10万亩,海拔1300 -2000米,年降雨量不足400毫米,现有以桦树、山杏、棠梨为主的次生林2000亩左右,落叶松人工林1000多亩。
塞北林场项目上马后,坚定不移地按照塞北林场“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施工高质量、实现高效益”的四高方针进行建设。1999年,塞北林场沽源分场组织完成造林7000亩;为加快营林区建设,2000年塞北林场总场和沽源县莲花滩乡西坝村共同商定,由塞北林场承包西坝荒山14500亩进行造林,承包期限为50年,并签定承包合同,进行了公证;2001年塞北林场又对1999年沽源分场的造林全部进行了重造;2002年由塞北林场同西坝、榛子沟、东坝合作造林20000亩。2003年又发展非公有制造林30000亩。经过五年的努力,塞北林场西坝营林区已形成,创建了塞北林场在这类立地条件下造林的典范。
一、科学规划
示范区建在坝头山地,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根据这样的立地条件,塞北林场在原有天然林和人工林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打破过去坝上针叶树(落叶松)单一的局面,设计多树种、多林种进行混交造林。按照“阴坡松(落叶松、樟子松,云杉)、阳坡杏、沟壑沙棘、沟底杨榆”的原则进行了规划和施工,实现了乔、灌、草相结台,针、阔树混交的新局面。
二、精心施工
为保证西坝示范区成为塞北林场的示范工程、精品工程,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根据西坝的具体条件,所有的小班都按等高线进行了规划、布点,达到“上不留天、下不留地、见缝插针”的要求,同时保证环山水平;二是取消了50*40*30厘米的小鱼鳞坑整地,推广140*70*40厘米的大鱼鳞坑整地,解决了蓄水问题,三是实行雨季前整地,拍实土埂,留足活土层,以利土壤的熟化。四是在造林中,采取专业队、植苗锨造林,场领导和技术人员跟班作业,严把质量关。
三、科技支撑
在工程建设当中以科技为支撑,一律采用良种、壮苗,广泛应用生根粉、保水剂、固体水、地膜覆盖、容器苗等抗旱造林新技术,这些措施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
四、机制灵活
在这个示范区内,有五种造林机制:一是总场、分场、乡、村联营造林.比例按1:2:2:5分成,完成造林27500亩;二是总场与村联营造林12000亩,比例是5:5分成;三是由总场和个人共同承包荒山造林38000亩,比例2:8分成;四是总场自己承包荒山14500亩,承包期50年不变;五是退耕还林8000亩,谁造、谁有、谁受益。
五、加强管护
一是加强管护力度,死看死守,巩固造林成果;二是加强后期管理,适时做好补植,并做到病虫害防治、除草、扩穴抚育等管理作业一齐上;三是加强护林队伍的建设,盖营林区一处,护林房两处,设专职护林员8名,常年看守并划定各自的责任区,谁出问题谁负责;四是搞好围栏,所有的工程地块都进行了围栏,共计围栏50000米。以上这些措施确保了造林成果。
经过五年的奋战,通过完善、巩固、提高三个阶断的建设,现已形成坝头山地造林营林综合治理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