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内容详情

塞北林场 在高高山梁上书写“绿色”传奇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04日 浏览:2282 来源:塞北林场 字体: 保护视力色:

塞北林场筑起“绿色长城”。 记者 赵跃军 摄
      18年造林不停步,塞北林场从昔日“风沙口”变为今朝“绿长城”。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总书记的话已经深深扎根在每一个塞北林场人的心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塞北林场正朝着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目标迈进。

——记者手记

树林、岩石、陡坡……坐着越野车,记者已经被崎岖的山路颠得说不出话来,而司机师傅却仍然一边淡定地开着车,一边向记者介绍道路两旁密密麻麻的树木。这是塞北林场崇礼分场的老虎沟营林区,为了有更好的视野,塞北林场崇礼分场场长张仲科正带领我的们向老虎沟营林区海拔最高的地方行进。

昔日的荒山,现在已经种满了树,不时还会有野鸡、松鼠从车前一闪而过,引起大家的惊叹。“因为树多了,生态好了,你看那边在建的就是云顶滑雪场,因为绿化好,奥运会的场馆就选址在林场附近,我们务林人也为奥运做出了贡献!”张仲科兴奋地向记者介绍。

这是塞北林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十八年来,塞北务林人在东西绵延255公里、南北纵跨33公里的坝头沿线,筑起一道坚强的生态屏障。

塞北林场,林区成景区。 记者 赵跃军

昔日“风沙口”今朝“绿长城”

在张家口沽源县的干水河营林区,树木郁郁葱葱,放眼望去,茫茫林海,绿浪翻滚。在我们向山上的制高点行进的途中,碰到了一群牛在半山腰的一片空地上悠闲的吃草。司机李刚告诉记者,这里原来是一个村庄,叫“韭菜沟”村,因为自然环境日益恶劣,村里的人们不得不搬走,寻找新的住处。在半山腰的空地上,还可以看到当时村落留下的痕迹。

“这里原来都是像这样的沙地,我们种树挖坑,总是一边挖,沙子一边埋……”康全富是塞北林场沽源分场干水河营林区的第一代护林员,坚守林区十八年,他指着树林中的沙地向记者介绍。克服了种种困难,今天的干水河营林区已经造林5.6万亩,昔日的遍地黄沙已经被满目的绿色取代。

张家口塞北林场场长程文秀告诉记者,18年造林,生态效益凸显,现在塞北林场的百万余亩森林每天可释放氧气7.2万吨,可供3250万人吸收,吸收二氧化碳9.8万吨。

随着塞北林场开展造林绿化,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情况也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过去,沙尘天气年发生天数在12-15天,最高的时候多达20多天,其中沙尘暴天气为4-8次,通过多年治理,现在沙尘天气年发生天数平均减少到4-7天,其中沙尘暴天气为0-3次。

树变多了,野生动物有了新的家园。程文秀告诉记者,现在林子里经常会出现各种野生动物,如狍子、野猪、山鸡,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的恢复。除此之外,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也显著增加,腐殖质层均在0.5厘米左右,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稳定,土壤理化性质趋于好转,这有利于各种植物的生长。


在林间巡视的康全富。 记者 赵跃军

      加强管护确保造林成果

栽树不易,管护更难。要让这些树木变成森林,让塞北林场成为全省绿色发展的排头兵,林场人十几年如一日,守护百万密林。

康全富是塞北林场沽源分场的第一代护林员,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8年。18年来,他吃住在林场,用他的话说,树就是他的孩子。

“种树有几怕。”康全富告诉记者,“刚种下的小树最怕牲口的毁坏,树长大了防火就是关键。”康全富说。在工程区内,一个小火星就有可能把十几年的劳动成果毁于一旦。

在塞北林场沽源分场干水河营林区的值班室墙上,挂着森林防火日志,以及工程区坟主登记表。看到坟主登记表,记者有些奇怪,这和护林有什么关系?

康全富解答了记者的疑问,因为风俗原因,这里的人用烧纸钱的方式祭奠逝去的人,因此,每年的清明前后都是林区防火的关键时候。

为了更好的防火护林,他们与坟主签订了上坟不用火保证书,登记了工程区坟主的信息,确保清明节防火工作的顺利进行。

骑上摩托车,康全富又开始了一天的巡视。康全富说,一般巡视一趟林子要走几十公里,花费三四个小时的时间。

“在巡视的时候,我就看看哪里的围栏坏了需要修补,哪里的树需要补植,发现我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要及时上报。”一路上,康全富走走停停,查看林子的情况。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总书记的话已经深深扎根在每一个塞北林场人的心中。树,是他们的眼睛,树也是他们的生命!

除了专职护林员对林区的管护,塞北林场还建立了总场、分场、营林区、护林点四级护林机构,实行林业公安、林政人员、专职护林员三位一体的管护机制,形成了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护林体系,提高了管护效果。

美景引人流连忘返。 记者 赵跃军

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18年的不懈努力,塞北林场收获了茫茫林海,更收获了植树造林带来的经济效益。

冰山梁营林区位于河北省赤城县与沽源县两县交界的冰山梁上,8月28日正逢七夕节,记者登上冰山梁发现,2200多米高的山上错落扎着几顶帐篷。他们是从秦皇岛过来的游客,听说冰山梁树多林密生态好,特意自驾来到这里露营看星星,用这种浪漫的方式度过七夕节。林区正在变成景区。

离这里不远的草原天路,秋季是景色最好的季节之一,每年有20万人来到这里欣赏美景。“这里的景色很美,很适合自驾过来玩。”来自石家庄的苏女士跟家人来到这里旅游。


天路美景。 记者 赵跃军

“也许你还不知道,草原天路原来就是在我们林间道的基础上铺设出来的。”塞北林场崇礼分场场长张仲科介绍说,18年坚持造林,造出了风景、造出了效益。

塞北林场项目区内森林覆盖率由最初的5%提高到现在的57%,林场已经给当地农民提供劳务、苗木等收入上亿多元,培养苗木专业户30余家,为项目区百姓实现绿色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推广“宽行距、密株距,中间留下打草地”的林草间作、林药间作,所产的大量天然优质牧草除了满足当地舍饲养殖需要外,还销售到邻近的蒙牛等大型乳业公司,成为农民增收的途径之一。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资源既是最大的后发优势,也是发展的生命线。塞北林场场长程文秀告诉记者,下一步,林场将利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造林150万亩,让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更有效的统一。

——转自长城网2017年9月7日讯(记者 刘澜澜 郑世繁 冯永超 常素莉 赵跃军